戈壁惊魂:穿越历史与自然的对话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3-13 10:18:46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张海霞,南通市德育工作骨干,南通市优秀班主任,南通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,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长。秉承大语文教学理念,致力于语文跨界教学的探索。倡导语文教学要与其它学科链接,与社会、审美以及学生的生活融合,开展综合学习,丰富语文实践,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。

13706b2078de4f468988142fa7f9c907.jpeg

敦煌行吟——戈壁惊魂:穿越历史与自然的对话

敦煌戈壁的黄昏来得格外晚。下午从西千佛洞出发时,手机信号便随着车轮碾过碎石路而逐渐微弱,直至完全消失。车窗外,荒凉的戈壁滩一望无际,偶尔掠过的几丛骆驼刺在风中摇曳,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孤寂,不禁想起那句“西出阳关无故人”,心中泛起一丝苍凉。阳关之外,是古人眼中的天涯,是离别与孤独的代名词。而此刻,我也仿佛置身于历史的边缘,感受着千年前行人踏上这片土地时的寂寥与怅惘。那时候既没有导航,也没有这么导向明确的公路,商旅们仅靠着驼队与马匹是如何穿越这片蔓延百里的不毛之地的呢?

正当我沉浸在天地苍茫,过客匆匆,执剑天涯的苍凉豪迈中不能自拔时,突然,仪表盘上跳动的胎压异常警示灯让我的心猛地揪紧。在这片荒无人烟的戈壁深处,前不见来车,后也不见追车,又没有手机信号,而车上只有我,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司机,任何一点机械故障都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……顿时感觉头皮发麻,紧握方向盘的手心沁出汗水,耳边只剩下轮胎碾过砂石的沙沙声。还有五十多公里才到雅丹地质公园,前进还是折返?万一真是爆胎,到达雅丹是不是更难返回?可此刻返回一百多公里路程谁敢保证能到达市区?再也没有欣赏戈壁荒凉壮阔风光的兴致,硬着头皮一路向前狂飙,到达景区,在人多的地方总能得到救助的吧!

好不容易抵达敦煌雅丹地质公园,手机得到了一点儿微弱的信号,赶紧致电租赁公司的工作人员,对方表示可能是由于早晚温差大而车子的反应过于灵敏导致,让观察一下胎压是否有明显的异常。这戈壁的温差,正如历史的无常,让人猝不及防,却又不得不坦然接受。围着车转了一圈,暂未有特别发现,担心也是白搭,不如暂抛忧心,先去守护雅丹的日落。

漫步在雅丹地貌群中,仿佛置身于一座座天然的雕塑馆。风蚀形成的土丘千姿百态,有的如雄狮昂首,有的似驼队缓行,在夕阳的映照下,呈现出深浅不一的土黄色。这些历经千万年风沙雕琢的地貌,宛如大地的年轮,记录着时光的痕迹。站在这片土地上,让人不禁想到“春风不度玉门关”的哀婉。玉门关外,是春风难以抵达的荒凉之地,也是历史长河中无数征人与商旅的终点。那些曾经踏足此地的古人,是否也曾像我一样,被这壮阔而苍凉的景象所震撼?

19:02分,太阳缓缓沉入地平线。那一刻,整个戈壁仿佛被点燃,天空呈现出绚丽的橙红色,云霞如同打翻的调色盘,将大地染成一片金红。止不住屏住呼吸,生怕错过这转瞬即逝的壮美。风掠过耳畔,带来远处沙粒摩擦的细碎声响,仿佛大自然在轻声吟唱。这落日余晖,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,与历史中的某一刻重合。那些曾经在这里驻足的行人,是否也曾为这样的景象而驻足凝望?

乘坐景观车离开时,所有人频频回首。隔着车窗玻璃,天边的晚霞愈发绚丽,紫红色的云层中透出金色的光芒,如同一幅流动的油画。这绮丽的景象让人既惊喜又贪恋,恨不能将这一刻永远定格。回望这一天,从最初的惊心动魄到最后的惊艳震撼,戈壁用它特有的方式诠释着自然的伟力与魅力。

确认胎压没有明显变化后,继续战战兢兢地返程了。此刻的心态与来时不同,路上全是回城的车流,即使故障也总能得到救助。从未像此刻这样喜欢车流(往日让人心烦的堵车此刻竟让我如此心安),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,人类是如此渺小,却又何其有幸,能够见证这壮丽的自然奇观。

戈壁的苍凉与历史的沉思交织在一起,让人不禁感慨:千百年来,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离别与重逢,承载了无数希望与失落。而今天,自己何其有幸站在这片土地上与历史对话,与自然共鸣。或许,这正是旅行的意义——在未知中寻找惊喜,在震撼中获得启迪,在与自然的对话中,重新认识自己,理解生命。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